寒王长篇专访(2/4)——dexter没有拖累托子
国外知名评论员Thorin专访寒王frozen。

文章重点内容:
1. 寒王职业生涯重要赛事回顾
2. 对老队友的印象(ropz, dexter, acoR等)
3. 线上赛时期的困境
4. 第一次Major半决赛的体验
以下为采访上半篇的后半50%采访内容:
上半篇的传送门:寒王长篇专访(1/4)——我就是想和大表哥打
人物简介:David Čerňanský | frozen,国内社区喜欢称他为寒王。今年年仅21岁,但已经在职业赛场活跃了整整8年,也就是说他从13岁开始就有正儿八经的战队了。从2015年11月开始,寒王在4个不同战队积累经验后。2019年三月,老鼠终于在2019年3月,也就是他踏入赛场的3年半后,对这位天才少年伸出了橄榄枝。寒王的起点非常高,当时一进入MOUZ,他的队友就是顶级指挥karrigan,被质疑再自证清白的天才少年,如今的世界第一自由人ropz,还有人称左手狙神的土耳其狠人woxic。在MOUZ期间,寒王也成功捧回6个奖杯,并且赶在2024年除夕之前,重新投入了karrigan和ropz的怀抱,加入了FaZe。

正式采访内容:
Q: 在上海CAC之后,每个人都知道了你们的实力。你们打进了每个赛事的决赛,拳打丹麦王牌Astralis,脚踢独联体天生赢家NaVi。那仅仅是你踏足一线赛场的第一年,这样的成果对你来说梦幻还是挺正常的?
我觉得挺正常的。跟其他人小时候那种想当消防员,宇航员的梦想不同,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玩CS,可能是因为我接触CS接触得很早吧。当我开始参加赛事的时候,当我被MOUZ签下的时候,我都感觉这是理所应当的。在职业赛场打的头一年就捧杯感觉确实很梦幻,但是其他经历我觉得对我来说都挺正常的。
Q:当你跟大表哥加入的时候MOUZ的时候,ropz已经在俱乐部里打了一段时间了。其后大表哥率先转会到了FazeClan,一年后ropz也过去了,再过两年后你们仨都在Faze重聚了。ropz作为你的老队友,不仅他的职业生涯跟你类似,我觉得你们的游戏风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你对ropz的看法是怎样的?
我跟他组队很久了。在队里大家都觉得他就跟一台机器一样。我们在游戏理解上肯定有相似之处,一起打时肯定会经常看他的视角(老六肯定活到最后)。而且我就跟一块海绵一样,无时无刻都在向我的队友学习,所以大家觉得我们风格有点类似我并不意外。看ropz的视角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人家都是去年的top3了。跟他一起打的时候,我知道他是一个能力挽狂澜,扭转战局的选手,非常可靠。你肯定会想要有一个像他这样的选手在你的队伍里。
Q:CS新版本刚上线的时候,ropz没日没夜的在那里研究千奇百怪的投掷物,他以前也是这样的吗?
一直都这样,他一直都对这款游戏很热忱,甚至有点像书呆子那样。以前他就经常在训练室呆到很晚,就为了找新的投掷物,研发新的瞄点之类的。我不觉得CS2时期的他跟以前有什么变化,可能新版本出来他觉得很有趣,所以更下功夫了吧。

Q:你们以前在MOUZ时的教练Rejin(现任TSM教练),之前还被禁止参加几届Major了。在MOUZ时期,大多数人都认为是karrigan在主持着换人之类的事情,没人听说过Rejin有参与这些事。不过实际上,他好像在背后的贡献也不小。在那段时期,你应该还没有跟很多教练共事过,你觉得Rejin是怎样的?
Rejin是我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教练。当他加入MOUZ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有这号人。后面我才知道他的资历很老。Rejin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胜任教练工作,不过那时候他也是刚开始当教练,毕竟他刚刚放完一个长假。那时大表哥教了很多东西给他,譬如说教他怎么理解指挥的想法,理解指挥眼中的战局。我也不太记得他和大表哥在幕后到底做了多少战术工作或是其他事情了。但我很确定的是他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很酷很有效的战术,直到现在大家都还在用的战术,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是他发明的这些战术。总的来说,当时他是刚刚开始当教练,有时对待我们有点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作为一个新晋教练,我觉得他很好的给我展现了一个教练到底是需要从什么方面来帮助队伍的。
Q:在你开始担任队伍的补枪手的时候,你的数据越来越华丽,一直到线上赛时期,你打出了可以说是整个职业生涯最好数据(口罩原因的线上赛)。普通粉丝可能会觉得线上赛跟线下赛没什么区别,但是职业CS的赛场就是在场馆内的。一般意义的线上赛只是为了赛事的预选,给俱乐部打出参赛名额,所以相对来说选手们没有那么看重线上赛。像DreamHack大师赛或IEM那种级别的赛事,转成线上赛之后给人感觉就不像是一个正经严肃赛事了。你是这么感觉的吗?
对的对的,没办法去场馆打线下,每天都在家,起床,开电脑,打比赛,吃饭,睡觉。这种重复的生活让我觉得在比赛里被束住了手脚,我甚至觉得那时的生活让我精神上也有不好的影响。线上赛时期也是我表现开始变差的时候,那时候我根本不享受这个游戏,我从13岁开始就在打线下赛了,突然被迫转成线上赛真的让我很难受。
Q:我听说有些选手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回线下,有些还因此直接退役了。你作为一名选手,你当时觉得线上赛能持续多久?你们心里面对于线上赛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线上赛那段时期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没人知道我们要等两个月抑或是两年才能重回线下。那时候每天的生活都高度重复,很枯燥,特别是因为比赛转成线上了,比赛的密度更密集了,基本每天都有几个BO3要打。那时候感觉这种日子根本看不到头。
Q:那时你们队伍的选手也开始分道扬镳了,woxic被下放了,karrigan转会了,chrisJ也走了,最后整个队伍都分崩离析了。要知道在线上赛之前,你们是世界前三的队伍,是赛事冠军的有力竞争者。进入线上赛之后,你们队伍就开始散了。线上赛时期俱乐部之前不会出现大的转会,因为选手都没办法在现实碰面。而且很多人都觉得MOUZ是一个预算有限的俱乐部,根本不可能再买到karrigan这样水平的选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经验没那么丰富的新人。看见老队友走的走,坐板凳的坐板凳,你心里想法是怎样的?
看见老队友离开肯定不好受,不过我也能理解俱乐部基于商业利益的决定。我也知道我们5个人不可能永远在一块。看到大表哥离队真的是很难受,但是我那时也看到了以后再次跟大表哥组队的机会。虽然人员变动让我觉得很难受,但我把它看作一次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当大表哥转会,woxic被下放之后,我和ropz就是唯二两个原班人马了,可以说是MOUZ队里的两个“元老”,我们那时候就要担起大旗,不能让MOUZ垮了。这段时期也让我成长很多,包括后来dexter加入之后的阵痛期,都对于塑造我现在的性格大有脾益。

Q:在你说完你在线上赛多么难受,表现多么差劲之后,我想聊聊重回线下赛的第一个Major Stalker。那个Major你是真猛啊,直接重回巅峰时期了。
确实,能重回线下我觉得很高兴很兴奋。打线下赛就跟在我家后花园玩耍一样,感觉全部都回来了。总的来说,重回线下赛能在观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感觉真的很爽。
Q:有一件事肯定让你很难接受,你在MOUZ的第一年硕果累累,然后线上赛时期原班阵容就散了,再其后一段时间的MOUZ根本连奖杯的边儿都摸不到。在HLTV上你在MOUZ时期拿下了6个冠军,4个是在头一年拿的,直到(采访的)一年前,你们才有实力竞争冠军头衔。这种像是坐过山车的经历,你是怎么应对的?
这种经历真的不好受,你很容易就会迷失在过去的辉煌当中,总是在回味过去,不过你就是得面对,你得努力让自己好起来。队伍的阵容不断在变,虽然我们用了很多时间,不过最后我们走出来了,还赢了一个冠军。
Q:21年年末的时候ropz也跑过去Faze了,大家就默认你就是当时MOUZ唯一指定明星哥了。这种外界的看法会不会让你感觉压力很大?
我感觉我没有很大压力。ropz当时确实备受关注,但他在MOUZ的时候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在ropz走了之后我没有感觉我要独自扛着队伍走,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经历。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其他队伍邀请我加入,所以跟MOUZ续约对我来说就是唯一的选择。当时我可以先不续约,看看会不会有offer,不过我感觉我应该要续,所以就签了。
Q:我还听说MOUZ给你,ropz和karrigan的报酬挺丰厚的,我不会说具体的数字不过你当时享受的基本上就是G2这种豪门能给出的报酬水平了。
我不知道其他俱乐部的开出的薪资有多少,不过MOUZ肯定也算是一个豪门俱乐部了。
Q:尤其是你还是唯一指定明星哥的情况下,这个续约应该是你占据主动权的吧。
对对,确实是的。

(大表哥的继任者,Christopher Nong | dexter)
Q:我们来聊聊dexter吧,你在MOUZ的末期没打出什么成绩,那时候关于dexter的烂梗真的是满天飞,基本上没人在乎dexter的指挥风格是怎样的,你能说说吗?
我很喜欢dexter这个人。作为一个指挥,我觉得他很难把他的指挥风格跟我们的人员配置融合起来。
如果拿大表哥跟dexter相比,dexter的指令没有那么清晰和频繁,但dexter会在心里想要你干某些事。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打一个既定战术,每个人的角色都有一套流程,他不会说你必须要这么做,要那样做,但他会希望你把这套流程做足。但在正式比赛中,经验没那么足的年轻队员经常会漏掉一些步骤,实现不了在训练赛时的效果。因为正式比赛中压力比训练赛大得多,经验不足的选手经常会分神,没听到指令。当既定战术没打成功的时候,或者是比赛输掉的时候,就算是因为队伍里有人真的是纯菜,菜完了,作为团队里的队长兼指挥,肯定是要出来背锅的。
对我来说,我觉得dexter现在还在背负那些拖累托子(Ádám Torzsás | torzsi)的骂名,真的是很无辜。在我看来,我们队伍表现差并不是因为dexter的指挥很差,只是因为我们没打出我们想打的东西。(说这段话的时候寒王CPU都要烧了,差点没圆回来。)
Q:我十分能理解你这段话,对于经验没那么足的选手来说,更加直接清晰的指令可能会更好。听你描述的话,我感觉你不需要那么清晰的指令,你很清楚自己要干嘛。
当dexter进队的时候,我没觉得打得难受,我的表现也没变差。我知道dexter向我怎么打,我们也经常交流心得想法,所以我们的游戏理解一直都比较相近,配合他的指挥也会很轻松。
Q: 你们曾经跟丹麦人Frederik Gyldstrand | acoR组队(现任GamerLegion队员),看他的比赛感觉他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手,顶级身法哥,狙也快得可怕。你对他的印象是怎样的?
我觉得他挺可惜的。他是一个很强的主狙,当MOUZ邀请他加入的时候,他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狙击手,明日之星。不过在他加入MOUZ的时候,大表哥就走了,这个时间点对他挺不利的。像我刚才说的一样,dexter不是那种很强指令性的指挥,所以acoR不会得到那种很强硬的指令,但他没有好好利用指挥给他的自由度来帮助队伍打开局面。对比他现在和以前MOUZ时期的发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不过现在我挺替他高兴的,他现在打得不错。
我真挺希望他在MOUZ时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应有的水平的,就算在被下放之后,我也觉得他完全有能力可以胜任一个丹麦战队的主狙位置,无论是A队也好X队也好或者是其他名气没那么大的战队。我觉得对当时的A队来说他是一个比Farlig好得多得多的选择。

Q:我们来聊聊Flashpoint3吧,那时候你们队伍刚刚大换血,全新的阵容。没人觉得你们能捧杯,但你们几乎是主宰了那个赛事。你还是Flashpoint3的HLTV MVP呢,跟我说说那个赛事吧。
在那时大家对我们没有很多了解也没有很多防范。基本上,那次赛事我们每次战术,每次决策效果都如我们所愿,所以那场赛事我们直接碾压对手们了。好像每场都是2比0,一张图都没输过。对我们来说那场赛事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集齐了,我跟ropz好像都拿下了1.35的rating。我将其称为一个极其爽快的赛事。
Q:那时候MOUZ几乎是把整个青训队都提拔到主队了,你在他们进入主队之前认识他们吗?有跟他们打过吗?
主队有时候会跟青训打训练赛,不过两支队没有怎么交流过,只有一次我们两个队伍一起在华沙的一个机构集训。在Torzsi加入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这个人了,他打得不错,数据也很好。不过这些我都是在HLTV看回来的,所以他们对我来说都是新人。
Q:有件事我觉得很奇怪,当时人们说JDC是负责把MOUZ青训组起来的人,这是真的吗?你对JDC的印象是怎样的?
这个我也有听说。我跟他关系不错。有次我听他跟Sycrone(当时MOUZ的教练)聊天,说是他们一起把青训队组起来的。我记得JDC是第二个在青训被提拔上来的选手(第一个是Torzsi),我觉得Sycrone决定买下JDC很大原因是他能在比赛中整活搞气氛,而且他技术也很不错。我不是很知道为什么JDC当时没有表现出自己应有的实力。我经常跟别人说JDC是一个拧绳哥,所以队伍里有他肯定获益良多。
Q:这几个青训的小伙子刚上来就得面对IEM科隆这种大型赛事。我记得你们当时上来就输掉了两个BO3,但是后面你们一直赢,最后还成功打进了场馆。这肯定有些精彩的内情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的。
我忘了那两个BO3都是输给谁的了,我们后面好像打赢了Heroic和Vitality,还有NaVi吗?我不记得了。
主持人:你们当时输给了NaVi。你们赢了Heroic,Vitality和NIP,而且你们跟A队的比赛也是差点就赢了。
对对对,不过其实没有多少内情可以透露的,我们从生死局一直打上来,每一把都当作最后一把,然后也不要怕输。我感觉后面我们的发挥都不错,虽然一开始丢掉了两个BO3。击败那些强队然后能在场馆内比赛感觉真的是不错,那也是我第一次在朗盛体育场打比赛。尤其是在前一段时间我们表现得挺糟糕的前提下,而且我也不太把Flashpoint的冠军太当回事,那个赛事不算太有含金量。我们从2019年开始就没有上过舞台打比赛了,IEM科隆能打进场馆里感觉真的是很棒。

Q:作为一个从小就活跃在线下赛的选手,你会把打进场馆或者是打进卡托这种大型赛事作为你的目标吗?
那必须的,我肯定想赢下全部比赛。这些赛事我想一个不落的参与,全赢下来,甚至连赢好几届,不过我也理解这肯定需要努力,今年应该是最有机会的一年了。
Q:在里约Major的时候,你们当时的阵容一直都不太固定,人员经常有变换。这也是为什么我跟我的观众说,不选MOUZ能打进淘汰赛是正确的选择。你们连ESL挑战者组的决赛都打不到,我凭什么选你们。说回巴西Major,全部人都觉得C9和NaVi会在半决赛来场大决战,但是你们当时在四分一决赛就把C9干了。这段经历应该也挺传奇的吧?
巴西Major我们一开始打得不错,挑战组三比零头号出线。不过传奇组的队伍真的是挺难打的,尽管我们一开始把液体碾了,其他强队也够让我们喝一壶的了。我们打C9的时候,他们choke了。我感觉我们是占上风的,我们才是强队。虽然我们阵容刚组没多久,但是那场游戏里我感觉我们在按着他们的头输出,掌控全局。尽管我们输了图一,但是在图二和图三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们畏手畏脚不敢打了。事后回看录像的时候,我感觉他们多多少少都有被观众影响到,因为整个场馆都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一直在为我们欢呼。
Q:在半决赛的时候你们遇到了Outsiders,跟我说说对阵他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吧?
Outsider的风格跟其他队伍不太一样。在半决赛之前,我们已经在这场赛事跟他们交手过两次了。第一场我们赢了,第二场他们赢了(不是淘汰赛)。所以我们都很了解对方的打法,只要你看过我们的第二场交手,你就会知道他们没有那么容易对付。那场赛事好像没有哪个队赢过他们,一路都是赢上来的。说回半决赛,我们知道这场比赛肯定不好打,我们当时的表情都跟打C9时的完全不同,神不守舍的,交流也没那么好。那时候他们真的是比我们强太多了,直接碾压我们。这场半决赛我也虾了,回想起来真的很难受,自己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没能打进决赛。
Q:很多职业哥都告诉我,打淘汰赛和打进Major正赛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面对着人山人海,什么千奇百怪的想法都会在脑袋走一转,如果你感觉要choke了,那你大概率就会choke。你在打Major半决赛的时候也有这种经历吗?
对比起跟C9的四分一决赛,你只需要打赢两场比赛,就可以获得CS比赛的至高荣耀。在四分一决赛的时候不这样,你离奖杯还挺远,这时候你感觉输了就输了,起码你还能在CS个人信息里拿到个勋章。当我们打到半决赛的时候,我们意识到现在我们离奖杯很接近了。这种想法会让年轻选手感到压力倍增,我能感觉到我们队伍里的年轻人还没有能力来应付这么大的压力,所以最后我们没有打好。
热点新闻排行
-
1 CS亚太区RMR结束,中国、蒙古、澳大利亚战队晋级上海Major
11-14 -
2 130级征程开启! 《剑网3》年度资料片“丝路风语”公测上线
10-31 -
3 完美世界电竞公布CAC 2025赛制!将有24支战队来华参赛
09-30 -
4 Liquid淘汰赛全胜TI夺冠,GG连续两年亚军,新英雄凯隆重推出!2024年国际邀请赛落幕
09-17 -
5 上海Major主场馆落地东方体育中心!Major三个赛事阶段全程开放观众观赛
09-06 -
6 大戏开幕!2024年国际邀请赛观赛指南
09-04 -
7 device谈Dust2改动:如今防守方可以打得更激进一些
07-31 -
8 老夫聊发少年狂 31岁dupreeh过去三个月rating数据队内最
07-31 -
9 1.99!Maden打出2024年以来单图最高rating
07-31 -
10 TeSeS:不能全阵容出战让人困扰,但这也没办法
07-31
推荐视频